{{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註冊會員再折$20
Welcome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運動中的性別差異一直是一個長期被廣泛討論的議題,自古以來女性被禁止參加很多運動賽事,除了兩性觀念不同外,女性也一直被認為是缺乏力量與耐力的,甚至在現代奧運,女性在1900年的奧運才被允許參賽!近年來,女性運動風氣盛行,到底女性的訓練方式和訓練效果和男性有甚麼差異,就讓我們分為三個篇章來深入的探討!
*此文比較的生理男性和生理女性的差異(Sex),而非社會性別(gender)的差異
*生物性別(Sex):以基因和解剖構造來判定,包括染色體是XX還是XY、性荷爾蒙的濃度、是否具有子宮、陰道、陰莖、睪丸等。
*社會性別(Gender): 陰柔或陽剛特質,受社會、文化、制度、教育的影響。
問題1 ∣ 男女在內分泌上主要的差異是甚麼?
兩性在內分泌上最大的差異來自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生長激素濃度不同!
雌激素(Estrogens)
雌激素其實兩性都有,只是女性的濃度比男性高9倍,雌激素能維持內分泌系統正常(包括月經、排卵等)、還可以抑制發炎,研究也發現女性血液中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濃度較男性低,所以恢復力較好其實是女生訓練的一大優勢,雌激素是保護女生遠離受傷的重要激素!
*註: 肌酸激酶:血液檢查中的肌肉損傷指標
雄性激素(=睪固酮Testosterone)
兩性皆有睪固酮,只是女性的濃度只有男性的1/15。睪固酮可以幫助蛋白質的合成及促進擁有雄激素受體的組織生長,其合成代謝效應可以幫助肌肉質量和力量生長、增加骨骼強度和密度等。運動前後女性的睪固酮濃度不會有明顯的變化,男性則會在運動後睪固酮濃度分泌顯著上升(Häkkinen, 1995)。
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
一樣是兩性皆有的激素,可以促進肌肉的成長,女性運動後生長激素濃度會上升10-12倍,男性則會上升至20倍左右(Häkkinen, 1995)。生長激素和睪固酮同為體能增強藥物常見成分(傳說中的黑魔法XD)。
問題2 ∣ 這樣的差異如何影響運動表現?
女性的優勢在於因較高濃度的雌激素而來的較佳恢復力,因此可以在休息時間較短的狀態下繼續訓練;但相對來說男性的優勢則是高濃度的睪固酮和生長激素帶來的爆發力、肌肉量、肌力。
但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可不只有內分泌,之後兩篇會再詳細探討肌纖維種類、骨骼、能量系統等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問題3 ∣ 過度節食會如何影響女性內分泌和訓練?
問題1中提到過,雌激素是可以保護女性較不容易受傷、發炎的激素,而腦下垂體功能下降、性腺功能下降、更年期、厭食症等問題則會讓雌激素濃度降低,因此過度節食或體脂過低(因雌激素會儲存在脂肪裡)都可能導致停經、內分泌失調,也因為雌激素濃度下降,可能會導致受傷的機率提高。
*註: 關於體脂會在下一篇詳細討論
問題4 ∣ 月經來可以運動嗎?月經會影響訓練計畫嗎?
月經期間當然可以運動!每個女生應該視自己不舒服的程度、是否經痛、倦怠感來決定要休息還是繼續運動,若在經痛嚴重/極度倦怠的狀態下勉強運動,則有受傷風險提高的可能。
至於課表規劃上,經前一週的黃體末期通常情緒較低落、食慾提高、感覺較疲倦,這週的運動可以降低強度;而月經剛結束那週的濾泡期,體力則會恢復,則適合安排較高強度的訓練、也很適合測個人最佳表現(PB)、容易控制飲食達到熱量赤字。
了解兩性的內分泌後,我們應該了解到……
更豐富深入的解析,請鎖定之後兩篇文章唷!會從解剖和社會文化的角度帶大家探討究竟是甚麼影響兩性在運動上的表現和選擇。
§ 參考資料
§ Häkkinen, K., & Pakarinen, A. (1995). Acute hormonal responses to heavy resistance exercise in men and women at different 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6(08), 507-513.